黄梅房信网
您当前位置:黄梅房信网>黄梅楼市>黄梅资讯

关于黄梅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1年12月09日 16:25     小编:panda          点击:4099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  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本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扫描到手机

关于黄梅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1年1110日在黄梅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黄梅县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全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请予以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要求,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主攻点,把锻造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优化环境“铁三角”作为着力点,练破冰之功,突发展之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态势。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前三季度我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1.17亿元,同比增长19.6%,较2019年同期增长8.3%。第一产业增加值45.32亿元,增速15.1%;第二产业增加值63.03亿元,增速18.3%;第三产业增加值82.82亿元,增速23.1%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25:33:42初步预计,2021年全县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7亿元,同比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同比增长2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7亿元,同口径增长29%;外贸出口额14800万美元,同比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6亿元,同比增长31%;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172元、19410元,同比增长均为18%,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将有望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二)产业转型步伐加快。旗帜鲜明树牢“大抓工业、抓大产业”导向,前三季度纺织服装规上工业企业37家,产值36.3亿元,投资10亿元的智盛纺织退城进园项目加快推进,投资12亿元的黄梅(吴江)智能织造产业园开工建设。农副产品加工规上工业企业25家,产值28亿元。建筑建材业完成产值47亿元,其中建筑业引进19家企业,实现税收1.9亿元,产值18亿元;建材行业规上工业企业29家,产值29亿元。新能源产业已建成(含在建)总体规模440MW(风电260MW、光伏180MW),年总发电量6.3亿度,年总产值过5亿元,年创利税8760万元。省发改委已审批的共17个项目装机容量1820兆瓦,计划2022年1月份开工。黄梅非遗文化旅游区光影秀开演、问梅村开街、凤源里开盘、稻田奇遇亲子乐园开园,成为黄梅旅游产业发展主引擎。

(三)项目投资高效推进。前三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9.5亿元,增速37.2%,恢复到2019年同期88.4%。其中,民间投资77.34亿元、增速32.7%;工业投资37.3亿元、增速33.4%;工业技改投资15.8亿元、增速121.3%;基础设施投资31.81亿元、增速51%;房地产投资20.35亿元、增速50.4%,投资规模和增速稳居全市前三。全县新入库项目101个,总投资规模127.7亿元。10个市“双百”(含2个省重点)项目全部开工,100个县级重点项目开工98个,入库89个。汤荣精密铸造、龙源石膏、宇星水钻产业园等19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安九高铁年底建成通车。投资7.8亿元的华阳河蓄滞洪区建设工程完成前期工作,投资80多亿元的紫云山抽水蓄能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年底将完成可研编制招标,正在开展平硐勘探等前期工作,落地开工进入倒计时。

(四)城乡融合全面提速。高铁站场建设强力推进,高铁新区“四路一广场”项目即将完工。晋梅大道升级工程开工建设,园区创业大道、振兴大道升级改造、一河两岸综合整治、城区黑臭水体治理等项目全面实施,完成S332路面升级改造和鲍照路、爱民路等道路黑化。700余户城区房屋征收顺利完成。全力推进擦亮小城镇工程,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启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加强,27个“禅风水韵、吴楚乡情”建筑风格示范点全面推进。深入实施城区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提速推进实施144个城建项目、十大交通工程和“四好农村路”建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五)改革创新不断深入。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对标市委营商环境“5321”目标要求,明确100个重点任务和10个重点改革事项,强力推进“清减降”专项行动,网上办、就近办、跨省办、并联办、智能办更加便捷,先建后验、容缺审批、并联审批得到有效落实,办事效率、办事体验进一步改善。创新老年人办事“四简”机制,经验做法得到国务院营商办推介。深入推进“千人进千企”专项行动,实现149个企业进驻全覆盖,收集解决问题225个,对企业发展实行“保姆式”服务。开发“动产抵押担保贷”等金融产品,新增市场主体动产抵押贷款1.2亿元、信用贷款1.27亿元、担保贷款2.3亿元。清理闲置低效用地900余亩。制定出台技术改造、科技创新激励办法,设立3000万元专项基金。

(六)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前三季度公共财政民生支出20.3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85.2%。城镇新增就业438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6%,低于控制目标1.84个百分点。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做好“三类对象”动态监测,启动编制美丽乡村村庄建设规划。县疾控中心、县人民医院“一院两区”南区暨传染病大楼、县第二人民医院、小池滨江新区人民医院、新开卫生院整体搬迁等一批医疗卫生项目相继开工实施,县八小、城南幼儿园等一批教育项目有序推进。全面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月桥河、王桥河黑臭水体整治初见成效,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工,“厕所革命”、“散乱污”企业整治等重点任务全面完成,龙感湖水质稳步提升。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常态化疫情精准防控措施,应急预案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完善。积极主动应对六轮强降雨,做到快反应、快预警、快除险、快转移、快战备,防汛形势稳定可控。社会保障、养老、教育、医疗、文化等均取得新成效。安全生产、信访维稳、食品药品监管等工作扎实有力,社会大局较为平稳。

各位代表,202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开拓创新、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基础薄弱,农业化、品牌化程度较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工业产品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二是资金、用地等要素制约依然突出,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不高;三是受市场、资金等因素影响,市场主体不足不优,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四是公共服务供给不够,营商环境仍待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性和持续性有待巩固,实现黄梅“产业发展快转型、项目投资加速度、城镇形象上档次、民生保障提质效”,还要付出更大努力。

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预期目标

2022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攻坚之年,也是我县地域优势重建、思维模式重构、鄂东门户重振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围绕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城区引领、两带驱动、多点发力”县域发展布局,着力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的产业高地、武汉城市圈协同发展的魅力门户、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重要链接、与全国一道迈向共同富裕的温馨家园,全面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补短板”各项工作,加快破冰突围,聚变增长能级,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县域发展条件,建议2022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完成市定目标。

——全社会物价保持总体稳定。

三、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措施建议

为全面完成2022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县上下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攻坚克难,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产业高地蓄势而发,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坚持“工业强县、产业兴县”不动摇,围绕“一切资源向产业集聚”之势,加速量质“双轮驱动”,助推传统产业“焕发新根”、优势产业“枝繁叶茂”,新兴产业“茁壮成长”。

全力发展主攻产业。做强纺织服装首位产业,以打造现代纺织名城、新型水晶饰品产业园为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扶持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建立原料供应、数字印染、工纺、医纺、家纺、服装、水钻服饰等产业全链条。做优农副产业加工产业,突出打造农业产业联合体、蓝莓现代农业园,围绕优质稻、特色水产品、畜牧品、果茶油四大产业,走高附加值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打响黄梅品牌。做实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积极招引光纤、光缆、光模块等光电新材料产业链项目;加快构建石膏矿开采、粉体初加工、产品深加工、终端产品制造完整链条;推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新型建材、全屋家居等行业深度融合;科学谋划能源储备、光伏组件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全力推动紫云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落地开工。做活文旅康养产业,以全面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加快挪步园省级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和五祖非遗文化国家5A景区创建,推动大河、苦竹、停前、柳林等农旅资源融合发展,全面做大旅游产业品牌效益、集群效益、综合效益。

全链发展现代农业。持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加快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利益链全链条拓展,做深做精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力争加工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达到2:1,助力农民增收。坚持稳定粮食产能,落实“两藏”“三防”稳产量,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管好守好“鄂东粮仓”,确保粮食产量达到9亿斤以上。坚持调优产业结构,中部平原新增农机与农艺融合示范基地1万亩,新建虾稻共作示范基地5000亩,推广优良稻种2万亩北部山区培育水果产业经营主体50个,改造达标水果基地2万亩沿江地区新建大棚蔬菜2000亩,改造露天蔬菜基地5000亩。坚持加快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数字农业等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香樟园、银杏园等田园综合体建设,做强袁夫稻田、蔡山梅苑、柳林玫瑰谷等一批乡村旅游网红点,加快申报黄梅粘”“黄梅香米国家地理商标,推动龙虾、蓝莓等规模化生产、品牌化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

全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着眼全县现代服务业扩量提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在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加强文化旅游、商贸物流、教育医疗等重点服务业企业培育入库工作,进一步规范企业进规入限及“个转企”流程,加大进规入限奖励力度,在政策、项目、评优评先等方面向规上限上企业倾斜。持续繁荣商贸物流,加快建设武商商业综合体、宏辉国际商贸城,建设县城核心商圈,连通乡镇集贸服务圈,大力发展小镇经济、首店经济、夜间经济,打造新的消费增长点。抓好交通物流、广告及打印店、汽车检测及驾校、珠宝、人力资源和劳务行业、校外培训机构等行业整合提升,推动房地产交易、矿山开采和砂石料等市场依法整顿,培育培强重点服务业企业。

(二)聚焦项目建设乘势而上,不断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项目为王”发展理念,围绕“坚定不移攻项目”之势,以产业导向指引投资投向,抓实项目的策划、储备、招引、落地、建设、投产等全流程工作,全力夯实经济发展底盘。

抓实项目谋划储备。精准把握国省政策和资金投向,抢抓全省区域发展布局、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早谋划早发力,做深做实做细项目前期,确保一批重大项目进入国省项目盘子。加深“十四五”期内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27个专项、10个重点方向的研究梳理,主动对接,深度谋划,重点围绕华阳河蓄滞洪区、老旧小区改造、城市防洪排涝、龙感湖水质提升以及城市更新、生态环保、交通路网等领域争取资金,切实把发展思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项目。力争全年争资立项10亿元以上,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券、专项债券5亿元以上。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2022年全县计划实施重大项目100个以上,总投资不少于5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0亿元以上坚持以项目开工为导向,以入库论英雄,以见工地、见设备、见产品为标尺,严把项目质量关,确保项目建设“既开花又结果”。集中推进重点续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加快高铁集疏运105国道改建、西隔堤整险加固、长江岸线综合整治、实验高中、游客中心、横山公路升级改造、疾控中心整体搬迁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300MW渔光互补、吴江织造产业园、鄂东商贸综合体、垃圾焚烧发电、黄梅至九江过江通道、人民医院新院区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全年新开工5000万以上项目70、入库60个,其中亿元项目30个以上

精准实施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强县的“一号工程”、项目投资的“源头活水”,围绕我县五大主攻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专班招商、驻点招商、商会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有投资体量、见经济效益的工业项目落地。抓紧推进中天科技、佳纺国际、华进模具配件等重点在谈项目,力争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超过40个、10亿元以上项目超过5个,实现项目落地率和资金到位率“双提高”。

(三)聚焦魅力门户起势而行,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坚定不移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围绕“擦亮添彩湖北魅力门户”之势,全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域打造“颜值”与“气质”并举的美丽黄梅

点靓最美城区。畅通交通路网。加快建设东二路、南一路、南二路,推动五祖景区至高铁新区快速通道、东山大道、杉木大道开工建设,加快G105(南三环)改建、晋梅南路改造升级工程,构建城乡交通大循环。实施城市更新。加大5G基站、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以及城区内涝治理、城南公园一期、新中医院等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稳步推进57个老旧小区以及古塔东路、周岭路、建陶路等旧路改造,新建小游园20个,新增停车泊位1500个。优化人居环境。实施城区广场、主次干道、水系两岸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推进王桥河黑臭水体、岳塆河下游治理,常态化开展“文明有礼”志愿劝导、“周六洁城”志愿清扫活动,严格“门前四包”“庭院三包”,深化“平面治脏、立面治差、空间治乱、交通治堵”整治,为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县城助力添彩。

赋能乡村振兴。持续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全面落实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合作经济,新增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00家以上。坚持人才赋能乡村振兴,实施百名能人回乡工程,建立千名村级人才库,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突出“醉美水乡富氧山居门户新村”特色塑造,分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38个特色保护村、20个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新建省级宜居村2个、县级示范村30个。围绕“十里观光长廊”主轴,链接打造长江岸线生态廊道景观示范带北部非遗文化美丽乡村群,建设农耕文化主题秀美乡村。建立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巡查机制深入推进“五清一治一改”行动,加快乡村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建设58公里“农村四好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5%以上

优化生态环境。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铁腕推进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谋划推进龙感湖水质提升项目,加大水环境系统治理和控源截污,守住IV类水质的底线,力争达到Ⅲ类要求。推进县域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长江经济带尾矿库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加强矿山修复一体化推进,完善农户无害化厕所末端处理,健全完善工业废气、城市扬尘、餐饮油烟、秸秆焚烧、货车超限超载等长效治理机制。推行测土施肥80万亩、绿色防治50万亩、畜禽粪污利用率90%以上,实施国土绿化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加快垃圾环保发电厂建设,划定“百吨千人”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开展常态化“清流行动”,切实巩固“雷霆行动”和“十年禁捕”阶段性成果。强化绿色增长,加快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绿色能源、节能环保产业,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低碳城市示范试点县,实现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

(四)聚焦重要链接借势而进,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坚持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双轮同转”,围绕“加快融圈入群”之势,解放思想,破冰起航,以更加有力的改革、更加开放的举措,为“锻造开放创新、崛起中部的重要链接”淬火助力。

加大开放融入力度。认真落实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精神突出小池改革样板示范带动,谋划推进小池滨江新区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落地,加快“一江两岸”新一轮深度合作,推动实现两地产业同兴、交通同网、民生同保。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借助高铁通车之势,全方位融圈入群,瞄准武汉城市圈、皖北经济圈、环鄱阳湖经济圈,构建环龙感湖生态经济圈,建设打造产业转移基地,推动光电子、石膏新材料、农副产业加工等主攻产业补链强链延链。

加速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做强监管的“加法”、优化服务的“乘法”。认真落实省优化营商环境“新三十条”,推进改革先行区创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千进千企”专项行动,以创建“黄梅速办”政务品牌为目标,加快推动“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跨省通办”,推进“清减降”专项行动,实行工程项目先建后验、联合验收,推进涉企事项“四减”、服务终端“四进”,优化水电气“321”“310”惠企服务,健全帮办代办长效机制,对企业实行订单式帮扶、保姆式呵护、小二式服务。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高位推进优势企业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改造、智能制造,培优旧动能、培强新动能。支持富奕达、中轩科技等科创平台提档升级,借助武汉科技资源设立研发中心,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力争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30%,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支持亿诺瑞、富奕达争取省级项目,积极培育后备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5家。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企业上云”,建设产业大脑、数字工厂、智能车间,通过数字化为企业注智赋能。

(五)聚焦温馨家园顺势而起,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围绕“在共建共享中迈向共同富裕”之势,用心用情改善民生,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建温馨家园。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人民教育,加大“双减”政策落实落地,统筹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实施“公办幼儿园学位扩充工程”,新改扩建普惠性幼儿园5所,新增学位1000个,提升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县域医共体改革,加快卫生补短板项目建设,实施万名社区医生便民服务提升工程,创建国家和省级卫生乡镇。千方百计稳定就业,畅通失业登记渠道,以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突破口,完成就业技能培训2000人、新增城镇就业0.8万人的任务目标。发展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开展“三下乡”“六进”活动,新建村级数字书屋120个,创建全国文化强县。抓好红色文化遗产遗址的保护、开发,建好用好红色阵地,让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不断彰显新的时代价值。

积极办好民生实事。坚持依法科学防控,落细“四伞并举”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加快推进“加强针”疫苗接种工作,全力构建疫情防控屏障。坚定不移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加强和改进粮食、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推广“互联网5G+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打好保供稳价“组合拳”,做好重点农产品、重点时段价格调控工作。突出“底线民生”保障,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落实社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等制度,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稳步实施三孩配套政策,发展养老、托幼、家政、物业等社区服务,健全“三留守”人员关爱机制,实施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提升县域治理水平。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继续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守牢金融安全底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纵深推进平安黄梅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套路贷”、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打造矛盾纠纷排查预警、信访“一门受理、多元化解”等工作联动机制,综合运用信访、司法、民政、公益等各种救助措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推动信访事项依法终结有序退出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构建“智慧应急”指挥体系,全面提升风险防范预警和应急救援处置能力,突出抓好油气长输管道、电力行业等关键领域安全生产,加大成品油市场整治督查,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广泛开展“八五”普法工作,着力推进社会大普法格局建设。

各位代表,做好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决策部署,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虚心听取县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坚定发展信心,保持进取状态,强化责任担当,努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富强美丽幸福新黄梅而努力奋斗!

 

分享到:
获取优惠